6.22.2016

今得看見

     有研究說,人類的學習80%倚靠視力,20%聽力。 故此, 視力主導了人類如何去認知世界。

    昔日與身心障礙的孩子相處,最感觸的是那些近乎失明的孩子,經訓練多時,他們有所看見那一刻,原本黯淡的眼目綻放光芒,就像鎖在黑暗混沌中的靈魂,看到了一線教人悸動的亮光。 自此,我對於所有生靈如何看,如何感知世界, 了一份好奇。

蒙蔽的眼

     這天到往常散步的未圓湖走了一圈, 比平日多花了三、四倍時間。自上生態課程後,半途出家,並沒打算成為專家,但課程卻把我的眼睛開了,因為自此之後,[看見]了教人驚異的事情, 原來一直以來自以為的[看見],並不完整,更多時是視而不見,以為山水林間又或小鳥三兩蝴蝶乍現,只是點綴其中的靜態風景而已。 孰料天空與樹梢, 泥土表裡, 都躍動著萬千生命, 每一寸空間與泥土, 每塊葉子與枝椏滿著在呼吸的生命。  [別被生物的皮相, 影響我們的認知。] ,課堂上聽過這一句話,我的腦海中縈繞良久。

捕獵者的眼

  在湖邊步道進口處遇黃蜻,可能在明淨的湖溪中捕食吧,不喜群聚的牠正安靜地伏在步道旁的三合土華表上歇息,大方地保持著優美的展翅之姿,好奇的人類細賞。黃蜻一雙圓球似的,佔軀體明顯比例的巨形複眼,俯伏時,仍予人隨時躍之勢,原來蜻蜓乃昆虫界中的捕食者,其複眼具高解像度,並能在振翅高速捕食昆虫期間,保持敏銳視力,攻撃準繩。 後來搜查資料,更知道特大如探射燈的蜻蜓複眼,1,00028,000小眼睛構成,昆虫的眼蜻大多不能活動,但蜻蜓卻可自由轉動,能瞻前顧後,環伺四周,就像大廈保安室觀看廣置四周的閉路電視,可一 眼關七。 所以蜻蜓的巨眼, 是超級偵察器,助其捕食所向披靡。後來在在網上尋到一段由BBC所拍的紀錄片(2),蜻眼助蜻蜓狩獵,其勢之猛,瞬間靠目測作出反應之準確,人類肉眼所無法看到的雷霆萬鈞之勢, 在攝鏡下呈現無遺。 我們平日見的蜻蜓,安靜優雅,其他昆虫應不苟同。

尋蜜者的眼

    另一位碰見的原住民是一隻幾乎被我們忽略,表面看來靜止,有白色斑點的小蛺蝶, 仔細以相機微距觀察,原來牠正在努力以虹吸式吮飲著一顆從細葉榕上掉下來的榕果,這些毫不起眼的的植物果子,原來就是蛺蝶的食糧。 那麼,蝴蝶又如何看東西的呢按網上資料蝴蝶的複眼是由6,000多個小眼睛所組成,呈半球形,位於頭部兩側,有利眼觀八方同時能辨識人類肉眼所無法看見的紫外線。因為大多數花瓣有都有紫外線條紋就像機場跑道一樣,指引蝴蝶降落,尋找蜜源植物。 如此推論,未知其他對特定植物的昆虫是否有同樣的視力天賦?
瞭望者的眼

    別過蝴蝶,舉頭便不高處的樹梢正有一三的雀鴝, 牠們在炎夏的林蔭中,不會迷途,更不會錯認家門,原來我們一直以為鳥類的強項聽覺,其實視力對鳥類的重要性, 在動物界中,與人類最為接近,在全身的感官中以視力最強,眼睛跟體型的比例是背椎動物中最大的, 雖然牠們靠聲音辨別同類及家庭成員,但生存主要靠賴視覺。 按查考的資料,知道鳥類的眼球視網膜每單位面積的感光細胞數量是人類的八倍, 助於暗的林蔭中生活,牠們的眼睛大都生於頭部兩側,故此有廣闊的視野,有利飛行,閃避與掠食,不過,有資料說,鳥類看東西較沒立體 。
 
      稍前行,赫見運動場邊的高桅頂,築了一個就地取材,以雜七亂八的建材如乾草、地盤用過的物料構築的[環保]鳥巢,一隻黑領椋鳥選擇在湖邊的最高點居高臨下,瞭望四周,看來牠已求偶成功,密鑼緊鼓在可以避過其天敵的高處大興土木,建設空中家園成家立室。避免被天敵如蛇類看見以招殺身之禍,小鳥也有生存之道。


不可盡信的眼
    
    湖邊生物比單一的陸地環境生物繁多,若不仔細觀察,便錯過了許多原住民的神奇生態。

走上一段石級時,圓柱欄杆上有一根正在蠕動的枯枝,小心察看,原來是一條吐絲的楬色小虫,以絲線在身上垂直地扣上了幾根枝,成為掩護盔甲,微距下觀察,其裝扮真是巧奪天工,教其他生物忽略其存在,避過遭捕殺的凶險,其編織技術高明,亦令人嘖嘖稱奇,沒有武裝,便得偽裝。小生命有大智慧。

     不遠處的樹上,青綠的枝椏下緊貼著一條差不多靜止著,鉛筆大小與枝椏同色的虫兒,虫兒的兩端,較粗圓,另一端尖細,原來後者為頭部, 粗圓一方是尾部,為了自保,幼虫已懂偽裝。
    生物的覓食與自保方法千奇百趣,令人歎為觀止,無論幼虫成虫, 以致更大的椎動物,終其一生,首務都要保著小命,有的與環境化為一體的掩眼法;有的以誤導法,避免重要部位遇襲,有的擴張身體表面圖紋,虛張聲勢。因此生物彼此之間的掩眼奇招,互相迷惑, 但各有盲點。只為五個字: 我要活下去。


重見光明

生物各有生存之道,各有不同的[看見],以及讓人[看不見]的天賦,人類亦然;只不過在不斷演進的社會文明中,以更高的智慧達至偽裝與自保而已。不過,人類已不光是為了生存,而是為了私利或欲望。    

   蜻蜓、蝴蝶、鳥兒的眼睛,倏忽的生命奮鬥 : 捕食自保、求偶、繁衍。 牠們是為了基本的生存而[看見]或不想被[看見]。

      原始時代的人類, 為了應付危機四伏的大自然掙扎求存。 隨著社會的演化,現代人類是為了更複雜的學習、謀生、生活,以至高度發展出與其他生物不同的[眼光],以進行競爭、謀權、掠奪、侵佔等滿足更多的欲望。 當中也有不同的偽裝與自保,有時以外觀,例如;低層次者以時尚裝扮掩飾空洞的腦袋, 或以富麗的炫耀填補空虛的心靈, 惡形惡相的舉措表情以示權勢, 胸有城腑者或曲意逢迎,或巧言佞色,或以退為進,層次高者則大智若愚……; 人與人、民與民、國與國,都活在以為[看見],其實又[看不見]的虛謊或矛盾中。有視力,沒有視野; 雖因欲望而產生銳利的眼光,但對於其他事物,卻完全失明。

     大自然的方寸之間,養活生命無數,看似安靜的風景, 卻有無休止的動態,環湖漫走了一圈,生物多樣,俯首仰目,比比皆是,為我們帶來無窮的啟發。這如蜉蝣的一生,只在乎用去看。便能窺天地之堂奧,打破皮相的觀照,今後存於亂世,目光該落在那裡,便知所取捨了。     
以下是BBC所拍攝的有關蜻蜓視力的紀錄片, 片長4:13, 看後, 大家可能對蜻蜓刮目相看.

How Do Dragonflies See The World? - Animal Super Senses - BBC


6.19.2016

哀悼黃皮


      喜吃黃皮,近見街市果攤有售形如雞心的碩大黃皮,本欲購買,果販大力推介:[這是無核黃皮。],聽後初則疑惑,繼而悵然, 因為對生果去核化的[大勢], 不能接受。

     相比龍眼,荔枝等甜味強烈的嶺南果子,黃皮無論在外型與味道看來都給比了下去; 荔枝濃郁豐腴, 龍眼清洌甜潤, 而黃皮卻要你碰運, 時會酸澀多核, 且肉質淺薄. 但愛吃黃皮的人,總覺其耐人尋味處,  就是因其多核, 每啖一顆, 都得在齒頰間輕細咀嚼, 啖至近核的一團漿狀透明體, 便是黃皮畢生的精萃所在, 含之芳香滿腔,  甜中帶酸, 兩重鮮明卻和諧的味感, 唾核後齒頰留香良久,氣息獨特, 炎炎夏日進食, 清新沁脾, 精神為之一振, 浸洗乾淨, 更可連皮吃. 昔日工作忙碌, 黃昏放工, 只得去就近的超市, 而超市不知何故,  未知是否知音者少, 抑或黃皮不耐放, 未見出售, 是故過去多年的夏日, 很少吃到黃皮. 現在喜逛市集, 才與黃皮相逢恨晚.

     黃皮天生其貌不揚,  一身泥黃, 酸甜交集,共存於一粒多核的小果子內,大部份人只記其酸, 而忘其芳香, 與之相處, 像與不擅辭令的老實人, 要慢調斯理, 輕嘗淺酌, 方可領會其獨特氣質。荔枝龍眼溫熱, 黃皮生津止渴,平喘,養胃,通便,解氣消脹,健脾.  但凡有益的, 知音者少. 無核的黃皮,不能繁衍,設想出來的人,是逆黃皮之道而行之,形如對上天創造的剦割;嫌黃皮多核而改吃無核黃皮的,都失去了欣賞黃皮獨特的氣質。給改造成為無核的黃皮,猶如給掏掉了心肝的生命,沒有靈魂.

     但是, 我們還有選擇嗎? 無核提子,  無核橙, 無核西瓜早已大行其道, 多核的黃皮又豈能避免 ? 人類為求大快朵頤, 希望吃多核的的生果時, 不用吐核連連, 礙其鯨食的快感,  故此, 有需求, 便有供應, 天然芳香果子遭剦, 人類為自己發明的不經吐核的吃生果[科技]喜不自勝, 因為萬物在[我]腳下, 任由魚肉.


     喜悅無核生果的人,難以理解我對無核黃皮的失落.